日更是壓力還是動力

市面上教寫作課程的老師,幾乎到要求學生要日更才會成功,這真的是標準答案嗎?每個人適用的模式不見的相同,如果有,那世界上就不會有富與窮的區分。 有些人下定決心要寫作,但聽到日更壓力就大,比如像我。在不斷的尋找適合的模式下,寫短文不定期寫,或一次寫很多篇都可以,這樣的模式,似乎比較適合我,這也是我自己建立的地盤,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才會舒服。…

既得利益者

這觀念是從一位早期就投資加密貨幣朋友而來。 想一下台灣早期,假設眼光好,有膽識有決心,就會在現在的市區買地買房,過了二十年,不知翻了多少倍。 往後推一點,台股剛開盤時,早期有買到好公司又能存活至今的股票,一樣經過二十年,是不是也翻了很多倍。 這些人如果懂的操作,把當初投入的本金拿回來,剩下的留在市場上,到現在都不管房價怎麼崩、股票怎麼跌,都不會有影響。所謂的淨利,也是既得利益者。 如同比特幣剛開始,到現在 2025 年的四年牛市到來,價格持續創新高,早期有買又能握住的,一樣是既得利益者。…

短文短電子報的開始

注意力越來越分散的情況下就越顯得珍貴。原本 Youtube 長影片吃香的時代,也被短影片分散觀看時間。 社群長文的吸引力,也逐漸被 Threads 這類短文的平台分散注意力。 電子報是不是也有逐漸現象產生? 適合每個人創作的方式不同,本次就從短文搭配短電子報開始。…